最近,中國股市烏云密布,套牢無數小散,對比前些日子死了都不賣的歌聲燎原,真是一堂扎扎實實的風險教育課。而與股市稱得上難兄難弟的,要數普洱茶市。
6月3日,云南省普洱市發作6.4級地震,就在地震的兩個月前,普洱茶市場遇到地震,普洱茶履歷了盛世后最大的一次代價跳水,代價普遍下跌了20%~50%,業內估算,普洱茶市場至少蒸發了340億元,套牢無數散戶。
直到目前,這場地震的余震還沒消弭,普洱茶的崩盤說、泡沫決裂說連續不斷地出現。但是,一度被質疑為震中的中茶(商標),其自身好像并沒有遭受的太大陰礙,出廠價逆市上揚。
6月中旬,由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土產畜產云南茶葉進出口公司聯盟主辦的中茶之夜大型歌舞晚會在深圳舉行,在普洱茶代價地震后的一片狼藉中,這里一片歌舞升平,穩如泰山。
從上年開始,一直關注著這個特殊的炒作市場,8月《發狂的普洱還能瘋多久》一文率先關注到普洱市場涌動的投機和泡沫。這一次,在地震后的普洱市和最大的銷售地廣東進行了查訪。普洱茶市場將何去何從?
普洱市一家茶廠車間,勞工正將裝好的茶葉分類堆放
狂跌
市值蒸發
半年不見200億~340億元
本年4月初,云南省思茅市還是一派繁華的樣子,遲來的雨水將春茶大批上市推遲到這個時候,前來收茶的客商擠滿了大大小小的旅館,成串前來收茶的外地越野車擠滿了山間小道。
4月7日,思茅市更名普洱市。
4月12日,首屆中國普洱茶戰略聯合論壇峰會在西雙版納州召開。
在這時期,普洱茶的代價一路高歌猛進。但是,一場詭秘的跌價風暴正在醞釀。
4月20日,普洱這個新市名採用還不到兩周,普洱茶的代價卻達到了它的最高點。這一天,從廣州芳村茶葉市場傳來,大益7542代價開始下跌,僅僅在20日這一天,每件(30公斤)就從零售價2.2萬~2.3萬元跌到1.7萬~1.8萬元,此后代價一路傾瀉,5月底,同一批次的大益茶,代價跌到1.1萬~1.3萬元件,到6月初,更是跌破了萬元。而在同期,下關沱茶、中茶等幾大制銷企業的產品也在狂跌。此中,06下關甲級沱茶由最高價的400元公斤,跌至目前的約160元公斤,跌幅過份60%。
這輪跌價風暴使得廣東茶商損失慘重,有業界人士表示,這幾個大品牌代價的狂跌,導致云南普洱茶在半年內至少蒸發掉200億~340億元人民幣。
一件30公斤的茶從最高的2.3萬元,降到現在9000元百家樂投注方法,‘縮水’1萬多元,按勐海茶廠年產量5000噸、兩年1萬噸的量守舊算計,僅‘大益’就使商家在半年內虧空200多億元,若再加上其他的,至少有340億元。該業界人士進一步推算說。
中小普洱茶廠家平穩
普洱市福瑞茶莊老板李歐明通知,這輪跌價實際上便是大益、下關、中茶等幾個大品牌,由於這幾個品牌占有普洱茶市場70%以上份額,因此給人造成了普洱茶崩盤的假象。
而此中一個怪異現象是:大品牌狂跌,小廠卻走勢平穩,沒有半點跌價的勢頭。而這樣的小品牌普洱茶在云南有4000多個。
李歐明在普洱市的茶源廣場開了一家茶莊。普洱地震、廣東等地普洱茶代價的大跳水顯然對他的生意帶來了陰礙,他坦言,目前茶莊一天也沒幾單生意。
普洱大多數茶廠實在都是微利,跌價空間并不大。李歐明說。
李歐明代理的是勐海的福海茶,他給算了一筆賬:上年普洱茶原料大幅度漲價,生產廠家收購鮮葉代價也要18元公斤,制成毛原料后折合代價到達80元公斤,發酵又有10%~20%的損耗,以‘七子餅’重七兩算計,一個‘七子餅’的成本價差不到80元,而廠家批發給我的代價也便是100元。我是一級代理商,批發出去的代價大概12百家樂德州撲克0~130元。我和廠家都是微利,哪有什麼跌價空間?
茶商觀望茶葉滯銷
李歐明通知,目前整個茶葉鏈的毛利是:20%是茶農,3%是小廠商,15%是大廠商,一級批發商是30%,100%~200%或者更多倍的是經銷商終端獲利。
李歐明以為,跌價的只能是那幾個大品牌,由於這些大品牌本身被炒作,代價虛高,無論是批發環節,還是零售環節都有足夠的跌價空間。
作為普洱茶的生產商,普洱市特種茶廠廠長朱照元認同李歐明的說法。朱照元在普洱茶行業浸泡了20長年,2025年從云南普洱集團去職自辦特種茶廠。朱照元通知,上年普洱茶原料代價翻了四翻,在最近市場下滑的場合下,考慮到成本大幅度上升的因素,他必要逆市提價。
從我們廠出去的茶,經銷商在代價上翻一兩倍是正常的,但說實話,我不但願經銷商把代價炒得太高,對于我們生產廠家而言,減少投機,平穩地擴大銷量是最主要的。朱照元說。
不過,這輪普洱茶代價地震對他們這些小品牌的營銷同樣造成了陰礙。外地的茶葉商人目前都處于觀望狀態,許多茶葉廠的普洱都滯銷。
套牢
炒茶如同炒股
數以萬計散戶成終極套牢者
在采訪中得知,普洱茶這一輪代價暴跌時,廣州多位茶商自稱痛失數十萬、數百萬元之巨。那麼,這340億元到底蒸發在哪個環節呢?
普洱市天凌茶百家樂補牌規則莊經理黃開林對說,炒普洱本性上跟炒股票一樣,掙錢的是大經銷商,套牢的是散戶。
以這輪跌價幅度對照大的大益茶為例,成為大益的一級經銷商,除要交3000萬元的保證金,還要接納諸多苛刻的考核前提,這已是行業內公然的秘密。
即便如此,想成為大益一級經銷商的資源依然趨之若鶩。本年年頭,大益茶在全國的一級經銷商就多達46個。而二級經銷商則簡樸得多,不僅沒巨額門檻費,還無須接納苛刻的考核前提。因此,大益茶的二級經銷商在全國至少有數百家,而炒家就無法統計了。
經銷商在贏得了某種規格的經銷權以后,便開始放貨。先把大約20%左右投放市場,然后再找一些對照親近的人,再把它收購返來。回收的代價,則比賣出時的代價要高出很多。黃開林說。這樣一來,造成市場代價飆升的假象,而大的經銷商途經管理賣出的數目,造成市場缺貨的假象,這在業內叫做捂盤。
捂盤的結局是,一方面代價上升,另一方面市場缺貨,代價當然會像大經銷商所但願的那樣連續不斷的攀升。就這樣,經銷商就完全主導了市場上普洱茶的代價。
340億由散戶買單
你控盤控到什麼水平,你自己心里有數,你不賣的話你再出去收一收,當代價漲到一定水平再決意是不是大規模放茶。這是市場管理的藝術。黃開林說。
黃開林以市場上一件(30公斤)出廠價為4800元的普洱茶為例,一級經銷商用重金贏得經銷權以后,在市場上只放出20%的量,造成這種產品緊缺的氣氛,然后又以高價進行回收,以抬起其代價,然后再將其全部拋出,途經二級三級經銷商連續不斷的重復炒作,最后將代價抬到了23000元。而這時,在23000元高位上接管的很多散戶,則被堅牢的套住。
相反,一二級的經銷商不只不會虧,還大掙一筆,原因是他們大多是上年進的茶,當時每件茶約需六七千元,春節之后,這批茶大多以1萬多元的價出貨。而當普洱茶代價到達2萬多元的時候,他們手里根本上都沒有貨了。
而哪些被套牢的散戶和炒家陷入兩難田地——把這些縮水茶出手吧,少則虧幾十萬元,多則上萬萬元;留著呢,熊市還能變為牛市嗎?
洗牌
擠去泡沫
普洱茶可否惠澤天下
普洱茶代價地震后,有媒體以為震中是中茶,這與‘中茶’瞎攪貼牌生產,搗亂市場秩序有很大關系。
據了解,本年初,中國土產畜產云南茶葉進出口公司接到的訂單量,遠遠過份了自己僅有的1000噸生產才幹。為此,云南中茶授權一些茶廠採用中茶牌商標,并收取每公斤10元~60元的商標採用費。貼牌生產固然讓云南中茶產量突兀大增,卻被業界批駁搗亂了茶市的均衡,造成品格下降。
4月20日開始,中茶在廣州市場上暴跌,引起不少小經銷商、炒家的驚愕,紛飛拋貨;同時,將處于高價位上的大益茶、下關沱等品牌普洱茶拉下水。對于這次跌價的理由,一些經銷商遷怒于市場中茶的品格聲譽度的下降,以及上市數目的激增和炒家過度的提價。
對于這些傳言,中國土產畜產云南茶葉進出口公司總經理賈鵬顯得極度生氣,他甚至懷疑有幕后黑手在特意詆毀中茶。跌價是‘大益’茶引起的,而不是‘中茶’,這是業界公認的,我們目前的出廠價還在上升。賈鵬說。
至于貼牌生產減低產品格量的職責,賈鵬說:外包是當代工業通行的做法,云南中茶人力資金和產能都不能知足2萬噸的需求,確切采用了外包方式。可是,所委托的生產茶廠均是獲得QS認證、有資質,而且是長期生產經營普洱茶的加工企業。我可以擔當任地說,目前市場上還沒有一例‘中茶’有質量疑問。
普洱茶應該惠澤天下
本年52歲的馬映書是云南普洱思茅古道茶廠的廠長,已經和茶葉打了30長年的交道。對于4月份以來普洱茶代價激烈下跌,他并沒有太多的感到。普洱茶代價的動蕩很正常,對于我們生產商來說,茶葉代價受季候、品種陰礙很大,春茶、冬茶對照好,夏茶和秋茶相對差一些。便是季候變化都會引起代價在5%~20%的浮動,好茶天然有好價。本年春茶收穫不好,所以代價漲了一倍,中檔茶是每公斤100元,高端茶是每公斤600~1000元。
廣州芳村慢閑軒茶行的老板張聘金是中茶最大的客戶。他以為,這次普洱茶代價地震,是市場的一次重新洗牌的時機。途經這一輪風波之后,中茶逆市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目前已經占有市場50%以上。
對于這次普洱茶代價地震的陰礙,賈鵬的看法顯得與眾差異,他以為代價地震擠掉市場泡沫,反而是好事。
對于普洱茶代價未來走勢,賈鵬說:代價回升是必定的。目前原料趨向均衡,泡沫被震蕩掉,還原一個平和、理性的消費趨勢。
這一點,馬映書的看法頗為相似,他稱并不但願茶葉代價太高,普洱茶應該惠澤天下,讓所有的老黎民都能喝得起。現在只有普洱茶和黑茶是越存越香,越久越值錢,因此,有些人利用它的珍藏價值大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