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說大劇院版《牡丹亭》是這些年最好的《牡丹亭》版本,但卻可能是那麼多版本里最有意思的。這是一個真正屬于2024年的版本,現代、新穎,算得上國際化,但依然恪守著昆劇的傳統,讓人深刻感遭受中國古典藝術的美。它有些出格,可是不逾矩。舞臺上的一切都審美在線,而作為一臺昆曲《牡丹亭》最主要的表演,還這麼出人預料地完滿。
2024年,在一個演出業相當不容易的夏天,上海大劇院推出了全新制作的《重逢牡丹亭》,從8月11日開始持續演出5場。重逢兩字,有太多寓意。出品方說,這是經典與現代雙向奔赴的一次重逢,亦是觀眾和戲院的一次重逢。
而于《牡丹亭》來說,當湯顯祖的這部明傳奇在昆曲舞臺流傳了400長年之后,它已經成為這個600年歷史古老劇種全部美學的最高功績,也是中國傳統戲曲美學的巔峰。要在這個巔峰上再創作,殊為不易,更不討巧。
戲還沒開演,各種爭議已經紛至沓來。對于一個把《牡丹亭》腳本都重新結構了的新作品來說,這是無法避免的。
在這個腳本里,編劇羅周并沒有以湯顯祖原著中的時間線為腳本結構,而是以杜麗娘之夢和柳夢梅之夢這兩個夢為創作出發點,把原著55出戲里選出《言懷》《玩真》《魂游》《幽媾》《冥誓》《回生》幾折,用新的結構串起。依照導演馬俊豐的解讀,這是一個昆曲舞臺上的盜夢空間。
說不上這樣的結構有多好,由於這個敘事結構有點難,更有點亂,當舞臺上出現了柳夢梅伴隨杜麗娘唱《游園》和《尋夢》,杜麗娘單獨一個人演《驚夢山坡羊》,演員和觀眾在尋找邏輯支撐的時候,都會有些恍惚。甚至于由於這個結構,當全劇演至《幽媾》《冥誓》,觀眾的情緒已經抵達激情,《回生》一折足以讓全場動容的時候,突兀出現的夢中夢又讓觀眾的情緒回到了出發點。
然而,不得不說,這個在膽色上值得敬一杯酒的改編,賦予了這部《牡丹亭》煥然一新的創作面貌。或許正由於這個全新的創作出發點,讓劇組全體高下都開始用一個全然差異以往的視角開始審閱《牡丹亭》。而在過去,無論《牡丹亭》有怎樣的版本,大多只是在劇戀人物上刪刪改改,在舞美服裝和舞臺花樣上換種風格而已。
或因此,這個版本從各個方面都展示出一種極致確當代感,也讓觀眾尤其是常看《牡丹亭》的觀眾有一種極度的新鮮感。
舞臺視覺可能是最直接的觀感。舞美設計把最現代的鏡面設計和最中國古典美學的明代繪本一起搬到了舞臺上。觀眾看到的是一臺極為寫意通博娛樂城app ios甚至幻象的雕梁畫棟和斷井頹垣,而亭臺樓閣和演員表演時刻在鏡面中互為呼應,時隱時現,虛實難辨,構成了一種古典和現代交織的奇妙視覺圖。
燈光在賦予全劇各種光影和美感的同時,又給足了對表演的聚焦,尤其是下半場,偌大的空臺上只一株寫意的梅樹,燈光明晃晃的,極簡現代,但又像極了傳統戲曲大白光下的舞臺。
來自臺灣的服裝設計把創造止于圖案和色彩,并沒有變更昆曲服裝的規制。十幾套戲服總體還是讓人忍不住贊嘆一句,很美。
然而,作為一部昆劇作品,有美,有戲院觀,有現代感,是完全不夠的。表演藝術,才是真正支撐起這門傳統藝術的全部基石。
尤其是對于《牡丹亭》這樣的劇種代名詞而言,幾百年來有太多的版本,幾乎所有的昆曲演員都演過這個戲,對于昆曲閨門旦和小生演員來說,這更是檢修他們昆曲表演程度乃至決意江湖身份的試金石。
因此,在各種版本的《牡丹亭》里,歷代昆曲演員都致力于把表演藝術能夠打磨到更好,但有時,這種輪迴復刻的藝術傳承,也會由於太過熟稔,而變得缺少新的意趣。而在當下,更普遍的場合是,對于《牡丹亭》這樣的傳統劇目演出,由於太珍視藝術武藝,人物塑造這樣的戲劇命題,往往會被輕視甚至輕忽。
在這一版《牡丹亭》里,杜麗娘和柳夢梅不再只是閨門旦和小生的某種形象代言,他們在昆曲的表演行當之外,有了更完整的人物性格和變化。不是說其通博娛樂城官網教學它版本沒有,但在這個版本里,由於腳本和導演的新構思,由於演員一人演完全場,并在傳統戲之外有了一些新的變化和創作,這種一以貫之的人物塑造和層次豐富的表白,便顯得更為突出。
也因此,這是一個可以稱為作品的《牡丹亭》,而不是一次簡樸的新版《牡丹亭》演出。
導演馬俊豐是個80后,他導演過許多作品,此中更多是遭受青年觀通博娛樂城官網公告眾喜愛的話劇。對于一個戲劇作品的整體質感和人物把握,以及如何創建和觀眾的情感切磋,或許是他更為關懷的命題。聽說,在排演場上,他連續不斷引動演員,要思索柳夢梅和杜麗娘在彼時彼刻的情感關系和狀態。這在某種水通博娛樂城app登錄平上,正是放大了昆曲表演極端精緻的優長。
但作品觀念最后的完工,必要依賴于演員。對于昆曲而言,要實現傳統和現代兼顧的舞臺面貌,表演者必要要有極為扎實的傳統功底,以及極其跟得上時代的舞臺觀念。缺一不可。
幸運的是,張軍和單雯,都是這樣的演員。
兩人都是當下昆曲界的領甲士物,演了太多太多的《牡丹亭》,于他們而言,這個戲和這兩通博娛樂城下載個腳色,其實是太認識,可以說陪伴著整個藝術生命。在昆劇唱做表演的傳統功底上,他們都可以說是這一代演員的最好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