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固定財產投資同比增長3.8% 高專業行業投資增長12.5%——
投資對前程成長支撐穩步增加
國家統計局發行的2023年中國經濟半年報顯示:本年上半年,全國固定財產投資(不含莊家)243113億元,同比增長3.8%。此中,制造業、高專業行業投資增速比固定財產投資整體增速高2.2個和8.7個百分點,投資組織繼續優化。
焦點領域投資力度大
國家統計局報導講話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介紹,本年上半年,焦點領域投資繼續增強。
——根基設施投資較快增長。交通、水利等重大根基設施建設成效連續展現,新型根基設施建設穩步推動。上半年,根基設施投資同比增長7.2%,此中鐵路運輸業、水利控制業投資差別增長20.5%和9.6%。上半年,新型根基設施建設投資同比增長16.2%,此中5G、數據中央等信息類新型根基設施投資增長13.1%,工業互聯網、聰明交通等混合類新型根基設施投資增長34.1%。
——制造業投資連續增長。制造業升級成長態勢顯著,資本專業密集產業投資增長較快。上半年,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6%,此中裝備制造業投資增長14.4%,對制造業投資增長支撐作用顯著。制造業綠色轉型步伐加速,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制造等關連產業投資維持較快增長。上半年,汽車制造業、電氣機器和設備制造業投資同比差別增長20%和38.9%。
——首創投資增勢較好。以高專業行業和專業辦事為典型的首創投資連續提升,對投資增長的支撐作用加強。上半年,高專業行業投資同比增長12.5%,顯著快于全體投資增長。企業專業辦事需要擴張,動員關連產業投資不停提升。上半年,技術專業辦事業、科技成績幻化辦事業投資同比差別增長51.6%和46.3%。
——新興領域投資擴張。跟著經濟數字化轉型連續深入,關連投資維持較快增長。上半年,電子及通訊器材制造業、電子商業辦事投資差別增長14.2%和22.2%。能源綠色轉型加速,乾淨電力投資提升。上半年,乾淨電力投資同比增長40.5%,此中太陽能發電投資增長84.4%,風力發電投資增長16%。
這些場合表示,盡管受到多重因素陰礙,本年以來投資增長有所放緩,但投資組織連續優化,對前程成長支撐穩步增加。付凌暉說。
投資組織亮點突出
本年以來,不少場所和企業都把辦事高質量成長作為擴張有效投資的主要著力點。
均衡區域成長。北運河畔,塔吊林立,北京都會副中央站綜合交通樞通博娛樂城現金板紐工程正在緊迫建設。近三年,北京都會副中央維持每年千億元以上的投資強度,樞紐工程預測于2025年投入採用。屆時,從這里1小時可以達到雄安新區、天津等地,15分鐘直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
儲蓄行業動能。7月15日至17日,呼和浩特,2023中國行業遷移成長對接事件(內蒙古)現場氛圍熱鬧。關連企業和執政機構部分環繞高檔裝備制造、新型化工、金屬新質料、生物醫藥等領域開展行業遷移對接,簽署項目達160個,協議總金額超4500億元。
助力村莊振興。本年4月,國壽精美村莊(丹江口)行業基金順利辦妥對陜西省延伸縣郭旗村、甘肅省高臺縣高崖通博優惠子灘、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東三家子鄉等三地的光伏行業項目投資任務,總投資規模7800萬元。關連項目既能防風固沙,又能創建經濟代價。中國人壽集團發行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中國人壽保險資本投資實體經濟存量規模衝破4.2萬億元,一批有陰礙力的項目加快落地。
國家統計局固定財產投資統計司司長翟善清表明,本年上半年,根基設施投資同比增長7.2%,高專業行業投資同比增長12.5%,乾淨電力投資同比增長40.5%,促成長、補短板投資增勢良好。
夯實高質量成長根基
針對最近房地產開闢投資增速降落,付凌暉表明,本年以來,各地域各部分堅定房住不炒、因城施策,支持剛性和改良性合乎邏輯住房需要,積極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不亂任務。本年上半年,房地產開闢投資同比降落7.9%,房地產開闢企業今年到位資本降落9.8%,降幅比上年全年差異水平收窄。
跟著經濟覆原向好,增進房地產康健成長政策顯效,房地產市場將逐步走穩。付凌暉說,中國房地產市場正從已往的高速成長轉向平穩成長,這是由房地產市場成長階段變動、市場供求關系調換決擇的。前程,跟著房地產市場調換逐步到位,房地產投資會逐步回到合乎邏輯程度。
與此同時,其他領域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也有望進一步開釋。最新信息顯示,本年上半年,國家發改委審批核準固定財產投資項目91個,總投資7011億元,投向重要會合在能源、高專業、交通、水利等產業。
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歷久向好的根本面沒有變更,推進經濟整體好轉的積極因素在不停累積。國家發改委國民經濟綜合司副司長李慧說,中國是環球潛力最大的花費市場,公眾辦事、根基設施等領域投資需要繁茂,城鄉區域通博比分調和成長蘊含龐大市場空間。通博高專業行業投資以及根基設施民間投資、制造業民間投資等增速快于整體投資增速,這些組織上的亮點正是中國經濟高質量成長的表現。(記者 王俊嶺)
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