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臺上,已頭發斑白的宏碁董事長施振榮換下西裝外套,穿上象征品牌的綠色背心,拿起自家新推出的中端智能手機Liqu E3,和兩位美人臉貼臉自拍了起來。70歲的他不只要親身出馬示范產品性能,還化身為Q版公仔Stan哥,搖身一變成為現成的品牌代言人。
另一頭,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引導執行長沈振來、營銷主管張偉明,三巨頭在媒體眼前一起鞠躬認錯,理由也是為了最新推出的智能手機ZenF星城百家樂one。華碩為了在中內地地市場競爭,特別將中內地地版產品規格升級,此舉引起臺灣消費者強烈不滿,事情越演越烈,終極施崇棠出面認錯,并在臺灣市場升級規格、跌價,才稍稍平息消費者怒火。
這兩個情況同時指向一件事:中低端智能手機已經成為PC廠商的下一個決鬥目標。雙A對這塊市場的珍視水平極高,才能讓施振榮站出來化身品牌大使;華碩由於過度珍視,才觸發訂價謀略失誤。
成長趨緩,代價戰開打
臺灣的智能手機市占率從2024年中開始超越性能手機,到2024年底囊括近9成的市場,智能手機已正式進入市場成熟期。過去動輒兩位數的年景長率,在2024年開始將明顯趨于平緩。也因此,新參加戰場的廠商,或是在高階市場敵不過蘋果、三星的品牌,紛飛朝向萬元以下的中低階產品發展。
C研究經理嚴蘭欣解析,由于現在智能手機在規格上不同不若過去兩年明顯,加上過去被歸類在后段班的廠商,于中高階以上的機種不論在屏幕尺寸歐博百家樂作弊、處理器、相機畫素、內建內存等規格已逐步跟上,某些機型甚至超越部門國際大廠。預期2024年的智能手機市場,在數目成長趨緩、硬件規格拉近的前提下,廠商利用代價的競爭手法,將比過去加倍積極與白熱化。
依據研調機構Gartner教導,2024年Andro裝置總用戶數將逾10億,至2024年,逾75%的Andro裝置數目將來自于新興市場。C也指出,上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達3.6億,預估本年會到4.5億支裝置。龐大的成長力道和市場時機,正是宏碁、華碩亟欲搶占的理由。
王雪紅領軍殺入國內市場
過去主力放在高階機種的HTC,本年也聲明要投入更多力道在中低階產品,畢竟正在崛起的國內和東南亞市場,就像是一塊尚未開闢的金磚。執行長周永明指出,本年HTC的中低階產品會占到6成左右,高階產品約占3到4成,這是最夢想的狀態。
尤其在已經成為環球最大智能手機市場的中內地地,HTC董事長王雪紅更親身上陣。上年底,王雪紅參加第一線營銷和營運,要以她過去的經驗,幫助HTC拓荒中內地地市場。她以為在中內地地很主要的是營銷韻律要掌握得宜,把握五一、十一等主要日子,2024年HTC在中內地地會做得更好。她說。百家樂大小路
但事實上,HTC面對的恐嚇不僅來自于高階競爭對手,如蘋果、三星,同時更來自于中低階市場新近崛起的品牌,如華為、遐想等。華為于2月的MWC上推出數款高性價比的產品,且設計上與HTC接近。華為的營銷環繞在拍攝與分享,且代價更親民。
Gartner首席解析師里摩曼(Annette Zimmermann)指百家樂發牌出,HTC需要將其優秀的設計概念與創造落其實更多中階產品,并且擴大產品線。智能手機的成長動能重要會來自于中、低階手機,高階手機市場卻日益趨緩,這是Gartner在預計教導中的重要看法。身為手機制造商,若欲提拔市占率,僅憑一款單價逾600美元的機種是很難題的。他說。
電信業參加平價戰局
一般以為平價裝置是沒有吸引力的種別,但C的數字顯示卻不是這麼一回事,尤其在印度和中國,150元美元以下的裝置正在快速成為主流,將智能手機的強盛運算體驗帶到更多人手中。C環球項目總監雷斯(Ryan Reith)指出,現在智能手機重要的成長驅動力來自于大屏幕和低價兩大因素,而代價更是關鍵性。
除了PC、手機廠商搶進,連本土電信廠商也不落人后,決意力推自有品牌中低階手機。遠傳電信日前發布全新自有品牌系列手機遠傳Smart達人機,預測下半年4G開臺后就會推出支援4G的中階機種,代價帶落在5千元至1萬元。
遠傳營銷長鄭智衡表示,第一年4G用戶目標約50萬,此中但願有20%、約10萬用戶是采用遠傳自有品牌手機,全年將推出10款以上自有品牌機。中華電信行通分公司總經理林國豐則以百家樂路子為,4G開臺后,支援4G的萬元以下機種會有很大需求。臺灣大哥大更早就開始主打自有品牌手機,預測本年中還會有一波新機潮。
固然在高階市場難以與蘋果、三星競爭,臺灣廠商仍試圖走出自己的路,朝新興市場發展,但這里也有野心勃勃的中內地地品牌卡位,未來勢必又走向低毛利的代價流血戰。不過,對于過往固守PC的臺灣品牌來說,這已經是不得不打的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