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眾多“無邊框”手機,更多是噱頭。
手機創造跌入瓶頸期
“美Cry了!”相信你不止一次被網絡上iPhone的無邊框設計擊中。可惜,這一通博娛樂城遊戲下載次次網上流傳的僅是概念渲染圖,迄今沒有成為現實。不過,目前國產手機廠商將它落地,并成為眼下最火熱的設計概念——繼樂視手機之無邊框設計飽受吐槽之后,努比亞旗艦Z9和近日亮相的OPPO R7同樣主打無邊框牌。
然而,現在亮相的無邊框觸發頗多爭議,且有大佬直言“手機行業進入了創造瓶頸期”,事實上,辦理電池續航短、屏幕畫質不夠美等,才是未來。
文、圖廣州日報 李光焱
Q:國產手機的“無邊框”到底是啥?
中興通博娛樂城玩法推薦努比亞推出了Z9旗艦手機,采用aRC屏幕專業,將液晶顯示面板中不可避免的封邊進行了視覺躲藏,採用戶掙脫傳統手機的黑邊視覺束縛。
樂視1 Pro的無邊框重要通過屏幕黑窄邊(12mm)來實現,并創新了無邊框的設計概念。
日前亮相的vivo X5 Pro,真機看上去近乎無邊框,卻并未提及“無邊框”設計,而是突出雙面25D弧面玻璃弧度之美以及眼球辨別、3200萬像素鏡甲等為賣點。
Q:“無邊框”賣點在哪?
首要是手機“顏值”高,有更多的想象空間。邊框變得很窄能夠增加屏顯示面積,即便50英寸的屏幕,也可能給用戶帶來52英寸的視覺區域。
另有,在觀看圖片尤其是視頻時視覺功效更佳——視頻播放如同在一塊玻璃上,有別于現在邊框明顯的手機體驗。
“無邊框”手機潮來襲
在2K大屏、超薄、多核路上疾走的智能手機,最近不約而同地選擇了一個方位,那便是無邊框設計。日前,OPPO亮相了“無邊框”的R7智能手機,而且,OPPO還亮出了“無邊框”設計的專利申請證明。
顯然,“專利在手”再次掀起無邊框的“口水仗”。此前,中興努比亞推出了Z9旗艦手機,采用aRC屏幕專業,將液晶顯示面板中不可避免的封邊進行了視覺躲藏,採用戶掙脫傳統手機的黑邊視覺束縛。
Z9的出現,給號稱內地首款無邊框設計手機的樂視1 Pro重重一擊。后者的無邊框重要通過屏幕黑窄邊(12mm)來實現,并創新了無邊框的設計概念。
難怪小米董事長兼CEO雷軍要吐槽,假如通博娛樂城出金流程邊框做成白色便是無邊框,那麼小米4和Note也是無邊框手機。同樣,三星S6S6 edge、索尼Z4等“無窮相近”于無邊框的手機,也可自稱無邊框。
此外,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祎在新手機品牌發表會上也透露,奇酷手機將采用無邊框設計。事實上,在樂視之前,“無邊框”概念已經出現——夏普上年就推出一款近乎無邊框的手機AQUOS Crystal。
“軟件升級重要體目前採用感受上,硬件變化則一目了然。”解析人士孫燕飚以為,無邊框概念眼下火爆,但專業門檻不算高,重要手機廠商均在跟進。
跟風 無邊框背后有玄機
在潮流的背后,消費者需要知道更多“內情”:眼下的“無邊框”,受限于手機液晶屏的專業,實在都還只是一個“噱頭”,離通博娛樂城玩法經驗真正的無邊框仍有間隔。
據專業人士透露,陰礙手機屏幕邊框寬度的是液晶層,為防範液晶分子流出,就要進行邊框封膠,因此“邊框”少不了。另有,屏幕的觸控層也需要邊框支援。
因此,當下就出現了“視覺無邊框”和“無邊框”的分流。前者采用極窄邊框的液晶屏幕配合玻璃面板的折射原理,讓手機屏幕看起來像是沒有邊框,比如努比亞、OPPO等;后者通過縮小邊框寬度,實現設計無邊,如被發狂吐槽的樂視。
“手機廠商都但願做一些噱頭,但要追求可連續性。”一位手機廠商人士通知,智能手機開始跟上彩電的韻律——3D、4K8K、OLED等概念,實在都操控在上游屏幕供給商,可否實現真正的無邊框,主導權不在于手機廠商而在于屏的廠商。
認知度低 不如關注要點性能
無邊框手機蜂擁而上,突顯智能手機在白熱化競爭下硬件高度類似的尷尬。屏幕大小、1080P2K區分率、拍照像素、多核芯片、超薄、金屬玻璃材質、機身內存、指紋辨別等參數、性能的比拚,往往都是一窩蜂。
對此,雷軍日前在接納采訪時也不無讚歎,“智能手機進入了創造的瓶頸期。”一位手機商人士亦通知,當下手機功能多餘,至少有30%的冗通博娛樂城如何出金余,消費者基本用不上。
但是,誰不拼硬件、找噱頭造概念,誰就有可能被競品的信息蓋住。
另一方面,消費者對無邊框概念的認知度不高。據艾媒咨詢最新查訪數據,相近六成用戶對于無邊框專業和無邊框手機幾乎沒有任何概念。對于可接納的代價,有385%的受訪者以為無邊框手機合乎邏輯售價在2024~3000元,其次為1001~2024元代價段的無邊框手機,占比269%。接納3000元以上代價的僅占39%。
事實上,消費者卻在為類似的硬件花高價買單。縱觀“無邊框”手機的售價,多定位高檔在3000元左右。這一謀略與那時八核芯片、2K屏等手機剛出現時如出一轍。因此,假如你不是數碼發熱友,與其成為無邊框手機的“小白鼠”,不如更關注要點性能的適配。
并且,無邊框并非唯一的方位。在雷軍看來,行業進入創造的瓶頸期并非壞事,這樣各個廠商才會更專注做好每個細節。
他表示,行業的痛點還存在,用戶永遠覺得電池容量不夠,畫面的功效不夠好,這兩個痛點至今沒有得到特別好的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