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憤怒的小鳥》大電影於2025年取得全球性的商業成功後,似乎一夜之間,將知名手機遊戲改編成電影,成為了一條看似可行的百家樂必勝法。於是,另一款國民級益智手遊《割繩子》(Cut the Rope)也早在2015年便宣布將推出3D動畫電影,並預計在2016年上映。然而,隨著年底將至,影片的上映資訊卻杳無音信,引發了外界對其可能「跳票」(延期)的廣泛猜測。
《割繩子》電影的困境,恰恰反映了這類改編所面臨的核心難題。與《憤怒的小鳥》多少還存在「鳥豬大戰」的衝突背景不同,《割繩子》的核心玩法是純粹的物理益智解謎。如何為一個只有「割斷繩子、餵食糖果」的簡單機制,構建起一個足以支撐90分鐘的、富有情感和角色成長的電影敘事,是編劇們需要百家樂破解的最大難關。
根據官方先前公布的劇情,電影將講述小怪獸Om Nom與一對兄妹的冒險故事。這是一個相當標準的兒童電影敘事框架,但顯然,從概念到一部成熟的電影,其間的創作與製作過程遇到了不小的阻礙。在宣發週期緊密的電影工業,長期的沉默通常意味著項目遇到了麻煩。
因此,外界對於《割繩子》電影能否順利問世的百家樂預測,也從最初的樂觀轉為謹慎。它的延期疑雲,為當時一窩蜂的手遊改編電影熱潮敲響了警鐘:並非所有成功的遊戲IP,都能輕易地跨界轉化為成功的電影。從一個簡單的、令人上癮的玩法,到一個能讓觀眾共情的精彩故事,其間的鴻溝,遠比想像中更難跨越。
